1月8日《新华日报》发表文章《面对业态新变化、市场新需求,各大景区纷纷求新思变 ——站上新风口,传统景区焕新出彩》关注同里景区创新举措及成果。
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,南京玄武湖公园接待游客较2023年同期增长210%。同样是位于苏州吴江区的同里景区,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38.4%。历经疫情冲击和2023年整年的旅游复苏,岁末年初,旅游市场掀开新的篇章。传统景区如何在层出不穷的新风景中鼎新革旧、保持优势?
01抓住复苏机遇,做好软硬件提升,传统景区“更红了”
在同里古镇,伴随着“第二十四届同里罗星洲暮鼓晨钟活动”的跨年钟声和烟花秀,人们送走了难忘的2023年,这一年,同里古镇景区累计接待游客750万人次,同比2022年上涨超900%。
02商文旅融合,以老底蕴造新网红,激发消费潜力
“传统景区转型,要从转变观念做起,增加业务宽度。”苏州同里国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鹏表示,随着游客从打卡游览到沉浸体验、从冲动消费到共鸣消费等旅游消费偏好的转移,同里景区不断调整业务,在景点管理精细化的基础上,增加了更多的主题式氛围类活动和自持的三产业态。比如,结合同里国家农业产业园、同里国家湿地公园,以及景区周边的优质餐饮、住宿资源,组合新产品、推出新线路,提升年轻消费群体与亲子消费群体的关注度,增加目标客群结构占比。
作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,同里景区以江南创意摊位开设“夜市”,去年围绕元宵、国庆等节点节庆活动,举办后备厢集市、淘宝夜市、美食夜市等不同主题夜市活动,并汇集农产、美食等丰富产品。
03摆脱门票依赖,以市场为导向循序更新
要有计划推动景区收入结构转型。”张鹏深有同感。他表示,门票是一个时代的产物,为景区的快速建设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,目前同里景区也是收门票的。但改变单一“门票”模式是大势所趋,景区长远谋划新增长点,通过优化现有业态、新增优质业态等方式,提高游客增量、提升客单价、延长游览时间,给景区的发展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源。
当前,市场需求多元化、游客偏好个性化、IP跟风网红化,这无疑让文旅消费市场对景区的人文底蕴、服务质量、产品供给等均提出更高要求。
同里是“景社合一”的5A级景区,核心区域约1平方公里范围内仍居住着8000多原住民。“完全以‘拉动式’消费作为管理逻辑,势必疲于应对各种层出不穷的需求,既乱了章法又乱了节奏。”张鹏认为,景区应从顶层设计开始考虑自身业态完善的策略,以“城市更新”的理念推动景区产业更新——综合考量与兼顾居民人居环境,在产业更新的同时保留最具烟火气息的水乡古镇风貌、原汁原味的醇正江南韵味,“我们将循序渐进推动‘腾笼换凤’。综合考量游客未来动线,在其沿途周边置换、回购或租赁部分资产,引入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业态、新产品,提前布局,引领点位周边业态提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