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·太湖风景名胜区

资源版

寻·东山丨一眼千年!
信息来源:东山 || 发布时间:2025年07月17日 || 查看924

在太湖烟波浩渺的臂弯里

藏着一片被时光眷顾的土地——东山

这里不仅是“花果山”“鱼米乡”

更是一座活着的江南传统村落博物馆

踏上这片沃土

每一步都敲响着历史的回音

每一眼都饱蘸着文化的延续

陆巷古村、杨湾古村

三山村、翁巷古村、双湾村

这些中国传统村落

依山傍水,枕着太湖的涛声

历经朝代更替的洗礼

将千年的故事沉淀在

斑驳的墙垣、幽深的街巷

和精巧的雕刻之中


陆巷古村

“太湖第一古村落”陆巷,形成于南宋初年,古村因地制宜辟有“一街六巷三河港”,呈鱼骨状分布格局。一条老街居中,由南向北蜿蜒;六条横巷在老街东侧,横巷与老街垂直相交,向山坡伸展;蒋湾港、陆巷港、寒山港三条河港在老街西侧,河水清澈,缓缓流向太湖。

陈宇宁 《俯瞰古村》

古村里的人们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,在充满烟火气的日常中守护着村庄,保护着历史遗产。面广量大的古建民居,让陆巷在众多古村落中拥有很高的识别度。明清两朝,陆巷曾有13位进士、34名举人,出过状元、探花、内阁大学士、宰相,因而被称为“状元宰相故里”。至今,村子的紫石街上“解元”“会元”“探花”三座古牌坊,仍在诉说着这座古村落昔日的荣光。村里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,有明代建筑惠和堂、遂高堂、会老堂等十九处,清代建筑怀德堂、怀古堂、粹和堂等十五处,明清建筑占整个街区总面积的36.6%,是南宋名臣叶梦得、明代宰相王鏊和清代状元王世琛的故里,也是苏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村落之一。

 席时超 《日出而作》


杨湾古村

杨湾古村背山面水,是东周末期的古战场,是吴越争霸的军事前哨,2500年岁月抹去了昔日的刀光剑影,留下了许多吴越春秋的遗迹,演武墩、铜鼓山、屯兵湾、南望哨、北望港……这些冷兵器时代的古战场,见证了古村乃至东山的悠久历史。

让跃庭《杨湾村》

杨湾是魏晋时期的佛教圣地,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。能仁寺、灵源寺、弥勒寺都是南朝时期所建的古老寺庙。历经千年岁月,这些古寺虽已苍老,大多庙舍不全,遗址被野草覆盖,但寺庙中灵源泉、罗汉松、香花桥、泗州池、骑龙殿等南北朝及唐宋景观仍大多保存,访古探幽,与千年文化共鸣。

鲍建国《灵源古井、古罗汉松》

境内有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轩辕宫正殿、怀荫堂及明善堂,4处苏州市文保单位久大堂、崇本堂、纯德堂和锦星堂,还有景云堂、安庆堂和承志堂等57处控保古民居。已有700多年历史的轩辕宫,斜墙、梭柱、断梁,与苏州观前街玄妙观建筑年代、风格相同,在江南古村落中独领风骚。

郑思年《杨湾古村》

三山村

三山村位于太湖之中,是中国内湖最大的群岛村落,仿佛是洒落在太湖里的三颗明珠,远远望去,仿佛传说中的湖上仙岛,自古就有“太湖蓬莱”的美誉。三山岛上有北山、行山、小姑山三峰相连,旁边又有泽山、厥山岛屿组成三山群岛,总面积2.8平方公里,另有环岛生态湿地3000亩。

任雪英《万顷云水绕小岛》

三山岛现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,历史建筑规模达1.9万平方米,拥有清俭堂、师俭堂等规模大、档次高的明清建筑33幢。古桥、古井、古码头等,布局独特、精美绝伦,是研究苏州地区这一时期建筑特点和原住民生活形态的经典范例。

席时超《三山古村》

三山岛上还拥有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,旧石器和哺乳类动物化石的发现,第一次揭示了太湖地区一万多年前的面貌。说明在吴文化正式形成之前,太湖地区就有旧石器时代文化,民间有“先有三山岛,后有姑苏城”之说,也由此得到了印证。


翁巷古村

翁巷古村依山而建,东枕太湖,与青山绿水相拥,历史悠久,为春秋时期的吴国望越台遗址。唐时,这里原是席氏定居之地,时称上席、中席、下席。由于靠近席家湖码头,经商者纷纷落户于此。自明代以来,翁氏先祖翁笾经商致富之后,在这里购地建宅、大兴土木,其子侄之辈相继在左巷右弄筑宅建园,形成了一条长巷,始称翁巷。

席时超《翁巷》

在翁巷古村落保护与规划7.92公顷的核心保护区中,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(凝德堂),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处(瑞蔼堂),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(松风馆、修德堂、尊德堂、启园),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7处(同德堂、务本堂、乐志堂、容春堂、古香堂、景德堂、容德堂)。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,又新发现文物点6处、较好院落的传统风貌建筑13处。境内现保存有71.8万平方米的明清古建筑,以及众多的古井、古银杏树。漫步其中,感受洞庭商帮儒商文化,体味百年岁月的沉静内敛。

金向东《老宅古韵》

双湾古村

双湾村源于唐代,形成于明清,因辖金湾、槎湾两村而得名。村内林木茂盛,风景名胜众多,有葑山景区、北山梅海等自然景观,也有保安古寺、淮德堂、承德堂、三卯堂、凝瑞堂等多个古建筑。

鲍建国《槎湾》

明清时就有江南武陵源之称。清代著名思想家、诗人龚自珍在百行长诗《能不忆东山》中,把双湾描绘成比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还要美好的人间天堂。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“葑山赏荷祈福节”,被称为“东山十景”中的“葑山芰荷”和“东山八景”中的“葑山荷舫”场面热闹非凡。不妨在农历六月廿四,赶一场葑山赏荷祈福节,见证传统与现代完美交融的盛会。

赵杏根《八方来会荷花节》

在东山的古村落走走逛逛

能感受千年古迹、太湖文明

亦能领略小巷人家、烟火日常

历史不是冰冷的遗迹

而是融入呼吸的日常

在这里

时间被拉长,感官被放大

收拾身心,寻一处古宅老街

泡一壶碧螺春茶

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旅行

沉浸阅读这部生动立体的

江南文化史诗

//

来源:吴中东山

【打印此页】 【纠错】
关于我们
法律声明
常见问题
主办单位:江苏省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
办公地址: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青山路29号
邮政编码:214062 联系电话:0510-85815160
备案编号:苏ICP备20007056号
苏公网安备:

32021102001172号

访问量:1475041
提示
确定